飞机上中国乘客互殴 航班被迫返航
当地时间9月2日,从苏黎世飞往北京的瑞士航空航班上,两名中国籍乘客因椅背调整问题爆发肢体冲突,此时,航班已经飞临俄罗斯上空,尽管离北京近在咫尺,机组仍然决定返航。瑞士航空称,闹事乘客已经移交瑞士当局。
昨天,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是国内、国际,影响客舱安全的行为都必须依法严惩。当地时间9月2日,瑞士国际航空一架空客A340飞机载有近200名旅客从苏黎世飞往北京。27岁和57岁的中国籍乘客在航程中因调整座椅产生纠纷,随即开始打斗。昨天,网上一段17秒的瑞航客机舱内画面曝光,可以看到,一名空姐正用纸巾按住一名中国乘客的额头。针对瑞士航空航班上旅客斗殴行为,瑞士国际航空公司发布官方声明称,瑞士国际航空公司确认由于乘客在机上发生不当行为,飞往北京的LX196航班被迫返航。
瑞航表示,安全永远是首要准则,机组成员完全遵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对该事做了处理。为了最大可能地保证乘客的舒适,瑞航在苏黎世为乘客提供食宿和重新预定服务,并且有专门的员工去照顾乘客的需求。闹事乘客也已经移交瑞士当局。据瑞航发言人透露,飞机因此类原因返航"非常罕见",不守规矩的乘客经常有,类似事件在瑞士航空史上发生过5次,但"还没有到如此程度的"。瑞士国际广播电台表示,苏黎世警方发言人维尔纳·萧伯证实了两名肇事者明显都喝了酒。瑞士苏黎世州检察官4日说,因在瑞士国际航空公司航班上斗殴导致返航的两名中国乘客已于3日下午获释,其中一名57岁的中国乘客因危害公共交通被处以按日支付的罚金,天数为90天,但检察官拒绝透露具体金额。
网友热议斗殴事件
"@Yvonne海阔天空":希望个人经济实力提升之后,更多人能关注自身素质的提高。请想想还有别的乘客,公共场合毕竟不是你家。
"@苏察哈尔璨W":与其说是素质,不如说是常识的缺乏,公民意识的缺失。
"@赤煜":他们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只是个体事件。我更关心的是可以免责的粗暴和践踏公平的跋扈。
"@绿酒红泥火炉":建议以后登机之前,每位乘客必须做以下选择题:飞机上可以:A。打手机B。打空姐 C。打哈欠 D。互相打 答案错误的不准登机。
"@老段老段老段":其实这跟在国内和国外没直接关系。国人在多数情况下是愿意把个人意志、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意志和集体利益之上的,环境和制度在其眼里可以被忽略不计。这一点,在航空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余然之乐: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建立"不适宜服务旅客"名单,完善服务业的法制管理。并且这样的旅客毕竟是少数,不能让大部分的旅客因为个别人的原因而损失自己的宝贵时间。同样,提高国民素质不能只在口头上呼喊,需要切实的行动和有效法规的并存!
清清荷花香:建议以后相关方面制定法规,对于大打出手的乘客,无论双方有怎样的理由,只要造成安全隐患或乘客不满的,都应该视其情节高额加倍罚款以补偿乘客,或予判刑。这样可以消除隐患。
事件追问:为何是返航而非备降 未紧急到须飞往备降机场
当时,该架航班已经飞临莫斯科上空。为什么航班会选择返航,而不是就近降落或是飞往北京降落?昨天,瑞士国际航空的官方声明中称,当时,飞机上的形势在整个过程中已经得到完全控制。航班返航是因为事情并未达到启动紧急程序或者飞往备降机场的程度。瑞航发言人米利亚姆·齐萨克解释说,出于飞行安全考虑,以及因多数乘客可能没有俄罗斯签证而难以安排住宿等事宜,机长决定返航。
冲突适用哪国法律 适用航空器注册国法律
昨天,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远超解释说,飞机上旅客发生冲突,适用法律是航空器注册地所属国法律。该架航班隶属瑞士国际航空,应依据瑞士国法律。他说,各国法律的规定、适用的范围都有所不同,尤其是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适用时,有可能会引发法律冲突。如果飞抵北京或者是备降莫斯科,都会遇到适用哪国法律、法律由谁来执行的问题。"对飞机上发生冲突的旅客,如果由我国执法人员,依据瑞士国法律处理,显然不太合适。"因此,在事态并非紧急的状况下,航班返回苏黎世,由瑞士执法人员依据该国法律对旅客进行处理,这一选择显然让事件更易处理。
和方大国事件孰轻孰重 方大国后果或更严重
空中斗殴与方大国、空姐间的冲突有何不同?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授邹建军表示,方大国与空姐之间的冲突发生在起飞前的航班上,两名中国旅客的殴斗发生在空中,从后果而言,空中殴斗的危害更大。但从国外案例来看,国外航空公司对客舱内发生的任何一个不安全事件都十分警惕,如果旅客对机组人员采用语言暴力或是肢体暴力,会引发难以想象的严重法律后果。
从这一点来看,方大国与空姐间的冲突,虽然同样是肢体冲突,但方大国的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可能更加严重。我国香港地区的《航空安保条例》就规定,任何在飞机上故意妨碍该机组的成员履行职责,即属犯罪。涉事旅客可能会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以及监禁6个月直至5年的重罚。内地法律也规定了警告、罚款、拘役或有期徒刑等不同程度的惩罚措施。
为何要严惩涉事旅客 可能会影响飞行安全
为什么看似小小的肢体冲突,会被外航交由警方严惩,而在国内,航空公司不一定会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对此,邹建军表示,飞机上发生肢体冲突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影响飞行安全的一件大事。"每一架飞机在起飞前,人员配比、货物装载都要严格测算,尽量让飞机在飞行时保证完美的平衡姿态。"一旦飞机上旅客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如果再加上五六个人劝架,飞机的平衡姿态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飞机失事。他举例说,2010年,一架小型飞行因机舱内突然出现鳄鱼引发混乱,致使飞机失去平衡最终坠毁,造成包括飞行员在内的20人丧生。
中国法律会如何处罚 严重的处10日以下拘留
如果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也有法可依。中国民航规范规定,在航空器运行期间,任何人不得殴打、威胁、恐吓或妨碍在航空器上执行任务的机组成员。违反该规定的任何人员,可以对其进行1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依据中国民航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刑事或是治安管理处罚。中国刑法规定,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刑法规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扰乱航空器秩序的,将被处以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业内专家王疆民指出,在飞机上殴斗,在世界航空史上都很少见。短短不到一个月,连续出现"三杯开水浇海航空姐"和"方大国、南航空姐冲突"等不文明事件,9月2日更是发生了中国旅客空中斗殴事件。由此可见,必须对客舱不安全事件依法进行严惩,才能在旅客心目中牢牢树立客舱安全不容侵犯的概念。